互联网宝宝收益率破3 余额宝们是否成鸡肋?
中国经济网
2019-01-23 06:3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周琳)曾经火遍全球的互联网宝宝,最近收益一日不如一日。融360统计显示,1月11日至1月19日,全市场78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87%,较上一周大幅下跌0.15个百分点,创近2个月新低。受年末流动性收紧影响,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曾经连续3周位于3%以上,但是,在2019年1月1日之后,资金面趋于宽松,1月15日央行全面降准实施,互联网宝宝收益率再次跌破3%。

具体来看,纳入统计的78只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差别不小。从不同类型销售平台来看,银行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位居榜首,第三方支付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9%,位列第二位,基金系宝宝和代销系宝宝收益率一直处于后两位。

自2003年12月华安基金发行首支货币基金以来,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在2012年三季度前的近10年时间里曾长期低于5000亿元,其规模占比除了在2005至2006年期间曾上升至42.99%外,其余年份占比的占比均在20%以内。2013年6月携移动支付科技手段的余额宝(天弘)横空出世,2013至2014年发生“钱荒”带来银行间资金利率上行,叠加同期股市萎靡不振,使得国内货币基金数量和规模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一度超过6%。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类货币基金产品被誉为收益和流动性俱佳的投资“神器”。

但是,2016年之后,过度膨胀的货币基金引起监管层注意。2016年至今,在监管层防控风险政策下,余额宝不得不出台限额措施。截至2018年12月份,国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计达13.48万亿元,涉及产品数5132只,其中货币基金净值为8.92万亿元,基金产品数仅383只,规模占比达到66.18%,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基金。

从近年来的增速看,在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下,货币基金规模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利率走低、规模增速放缓,与资金利率下行因素有关。从资产配置上看,由于货币基金本身的产品特性和监管要求,其投资标的大多为短期限、高流动性、低信用风险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短端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等。这些投资标的收益率走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宝类产品的收益。

融360分析师刘银平表示,继1月15日降准之后,1月16日央行重启逆回购,连续大力投放流动性,保障春节前资金流动性平衡格局,预计近期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过跌幅或有所收窄。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谢首鹏认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层对日益庞大的货币基金态度趋严,在资管新规统一监管框架下,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也在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也使得货币基金运作、管理更加规范,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企短期看难以持续。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远超全球水平和美国金融市场,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国内金融市场仍不发达,资产端投资范围有限,可选择空间小,同时国内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机构投资者市场参与度偏低。而国内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崛起,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投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民众投资理财门槛,促进了货币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虽然货币基金收益率受到资金面等因素影响持续走低,但是这类产品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货币基金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品种仍将继续存在,然而长期看规模占比或将走低。余额宝等产品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并不是“鸡肋”,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优势,产品自身的支付场景等特点也具备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