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张一白谈家乡 重庆是一座充满烟火味的城市
重庆晚报
2019-01-22 06:05
听新闻

从2006年的电影《好奇害死猫》到2009年《秘岸》,再到2016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被称为张一白导演的重庆三部曲,不仅让更多人认识重庆,也让自称“我是解放碑的孩子,重庆崽儿”的张一白,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

日前,《张一白重庆三部曲影像展》在鹅岭贰厂开幕。这是张一白首个个人影像展,近500张照片没有过多修饰或刻意为之。张一白说,这就是他心中的重庆,一座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城市。

他的心中

重庆让人很自然,很舒服

影像展开幕前头一天晚上,鹅岭贰厂展厅内,张一白还在和工作人员讨论布展细节。

和记者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影像展没有吸眼的明星,也没电影背后的花絮,更多的是重庆街头和普通人,包括解放碑、十八梯、重钢厂、白象街,甚至路边的一碗重庆小面和一碗油茶。

张一白说,这是他心中的重庆,接地气、充满人间烟火味、拥有平凡普通生活的重庆。这里有恩怨,有江湖,又让人很自然,很舒服。

“这辈子没想过会办影像展,这些都是自己在拍重庆三部曲时,在取景和拍摄过程中自己随手拍的照片。”用张一白的话说,这些照片拍得很随性,“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职业锻炼,看到光线好、有意思的景和人,就会举着相机或者手机随手拍一张。”话音刚落,张一白饶有兴致地从兜里掏出一部黑色胶片相机。

影像展的照片,都是张一白用数码相机、胶片相机、LOMO相机和手机拍的,是他十几年的积累。

影像展执行策展人王远凌和他的团队,从数千张照片里选出来的。“仅仅是第一轮照片整理,团队就花费两个多月时间。”王远凌说。

他的少年

“有时阳光灿烂,有时水花四溅”

张一白说,从十几年前的《好奇害死猫》到2016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整整10年时间,那些压箱底的记忆终于在此次展览中得到梳理与总结。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张一白还为展出的部分照片签名。唐家沱老街、道门口菜市场、母校29中、龙门浩、黄家桠口……循着这些记忆,张一白一笔一划将地名写在照片上。

“这些照片,是张一白拍《秘岸》前,在重庆街头取景的照片。”王远凌说,过了很多年有些地方记不清了,团队成员只能循着照片到现场核实。

张一白话很少,但是提到照片里的29中和黄家桠口,就会微微一笑,眼睛放光:“这是我的母校”“我每次去上学都会经过黄家桠口”。

张一白小时在渝中区枇杷山小学就读,中学时代在29中度过,他曾说过,自己是在解放碑碑底下长大的。当导演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回重庆,他总会自然而然选择住在解放碑附近。“与其说是一种习惯,还不如说只是因为离解放碑近。”张一白说。

照片里有大阳沟、江家巷、来龙巷、沧白路、九尺坎。“每个地名总能形成一幅画面:一群少年游荡在解放碑影子底下,雨晴不定,有时阳光灿烂,有时水花四溅,记忆总成碎片。”

他和家乡

没有商业标签,是一种纯粹热爱

虽然对重庆很熟悉,但是张一白对重庆的认识,就像重庆三部曲一样,从《好奇害死猫》城市快速发展下的欲望纠缠,到《秘岸》工业变革中的阴郁躁动,再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在城市打拼相互温暖,张一白拍下了重庆城在时代各个节点的变迁,人的变化、城市的变化以及人与时代关系的变化。

“在拍摄《好奇害死猫》时,对重庆的印象是,城市新老建筑强烈反差。10年后的重庆,是一座都市感很强的城市,现代感与市井气息互相融合、互相承认的城市。”张一白说,“这些照片反映了这种变化,我试图找到一种深刻的东西,最后发现留下来的都是日常的、本真的。”

也许,这是知天命之年的张一白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对人、对生活、对创作的理解更趋成熟。

影像展策展人戴伶告诉记者,这次影像展从去年8月开始准备,目的是希望重庆人讲重庆自己的故事。“就像张一白导演这样的,年轻时从重庆出去,现在又回到重庆,看到重庆的变化,找到这个城市的温度和情感。”

戴伶说,办影像展的主意和张一白一拍即合,“他很重视,为了办好展览,我们进行了3次面对面的交流,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和认识。”

张一白说,他希望和重庆的关系没有商业标签,而是一种纯粹和热爱的关系,更文艺、更文化。

他的新片

又在拍重庆,很多解放碑镜头

这几年来重庆次数多了,张一白终于和29中初中同学联络上了,也在微信建了群。30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们,在群里连续聊了几天几夜。张一白说,虚拟的世界不断响起的吱吱提示音,让人仿佛置身于少年时的校园和课堂的嘈杂。

影像展开幕当天上午,张一白很多发小、同学也来了。29中的同学周颜收到张一白影像展的邀请后,哭了。

“可能觉得我不容易。”张一白淡淡地对记者说。

周颜是张一白的同桌。他说,从中学开始,张一白就对文学、艺术很执着。“从《好奇害死猫》到《秘岸》再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从选景、策划,我都有参与。张一白确实不容易。”周颜说,拍《秘岸》时,张一白要到朝天门附近一栋高楼上去取景,别人不同意,只有冒充买房客户。在重棉三厂厂区旧址取景时,复制了一条重庆最市井老街,为了体现重庆味道,一把刷把、一个斗笠都是张一白从附近居民家里借来的。“我也最喜欢《秘岸》,这部电影里表现普通重庆人的生活和故事,这也和张一白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关。”

张一白的学生张林也来了。张林是张一白考上大学之前,在綦江赶水打通二矿子弟校任教时的学生。“当时我喜欢美术,和张一白老师一样在艺术方面有共同语言,所以对张老师印象很深。”张林说,包括《匆匆那年》,张一白很多电影都有他们的青春印记。

张一白81岁的母亲张婆婆也来看了影像展。张婆婆拄着拐杖,望着照片上熟悉的黄家桠口、29中,频频点头。

上周,张一白回了一趟母校29中,为正在拍摄的新片取景。张一白说,新片里会出现很多解放碑、29中的镜头。

记者了解到,《张一白重庆三部曲影像展》持续至2月24日(周一闭馆),免费开放。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