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校长黄玲:在“森林文化”滋养下,让每一个生命自在生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01-10 10:31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日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当前,我市教育系统掀起了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热潮。为此,华龙网特别推出《重庆中小学校长谈教育》系列报道,走进中小学,与校长面对面,谈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心得,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努力,以期与更多教育同行一起分享和探讨。

黄玲校长与孩子们在一起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未来已来

【校长观点:一方面,我们要坚守内心的道德法则,坚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另一方面,我们要敞开胸怀拥抱“未来”、拥抱“变化”。 】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聚焦在教育领域,你如何看待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

黄玲:有两个方面的体会。一是,“优质”和“公平”是教育重要的时代命题,一所有担当的学校应当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竭尽全力。

第二个很深刻的体会是:“未来已来”! “变化成了生活本身”。作为进入新时代的教育,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坚守,坚守内心的道德法则,坚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另一方面,我们要敞开胸怀拥抱“未来”、拥抱“变化”,不仅要关注教育的未来,更要关注时代的未来。既专注教育内部变革,着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又要有更宽的时代视野和格局,找准基础教育时代坐标系的新定位。

孩子们在“森林文化”里自由呼吸自在生长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森林教育

【校长观点:“森林教育”用十六个字的表达——“发现潜质、呵护个性、尊重差异、激扬生命”凸显了对“生命、生长、生态”的关注】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近年来,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一直在“森林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富有特色的“森林文化”,请具体谈谈学校做了哪些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黄玲:《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森林教育”便是利于“生”的教育,我们倡导看到并重视人身上流动的“生”的能量,发展“生”的能力,体会“生”的快乐,用十六个字的表达——“发现潜质、呵护个性、尊重差异、激扬生命”凸显了对“生命、生长、生态”的关注。

“森林文化”便是利于“生”的土壤,我们提出了“自由呼吸、自在生长”的办学理念和“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形成了“自由呼吸”学校文化、“共生共荣”教师文化、“自在生长”课程文化、“多维生长”课堂文化以及“生机勃勃”评价文化。

在“森林文化”涵养下,学校健康发展、师生主动成长。学校“森林教育”“森林文化”等诸多品牌已成功注册商标,近五年,学校教师数十人次参加全国、市级各类比赛获一等奖,学校也被评为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最美校园”、重庆“书香校园”等。

“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校长观点:教育是激扬生命,而非控制生命。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唤醒,是让每个人用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成长为自己。】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学校师生对校训“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有着高度的共鸣,常常嘴上念着。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为何有这么强的号召力?

黄玲:我们的校训——“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就像座右铭一样,有很强的激励性。这句校训的提出,依托于“性善论、潜能论、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包涵着“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意蕴,有五层核心内涵:

其一,“自己”。森林,是一个万物聚集之地。万物各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教育是激扬生命,而非控制生命。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唤醒,是让每个人用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成长为自己。

其二,“最好的自己”。人是向上、向好、向善的。只有每个人都成长为“自己”,这个世界才丰富;只有每个人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这个世界才有善意。

其三,“成长”。“成长”为生命提供了无限的高度、宽度、厚度和长度。

其四,“生机勃勃”。只有在拥有强劲“内劲力”的情况下,人的成长才能呈现“生机勃勃”的状态。因为,“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内心的沸腾。”

其五,“我们”。“我们”是指每一个人都是成长的主体,既包括学生、教师,也包括家长和与学校教育有关联的所有个体。

孩子们自信大方地展现自我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森林实验小学2018师生音乐会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教师创客化

【校长观点:“创客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将教师推到发展的前台,以期形成人人有招、人人皆能的团队。】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学校90后教师人数占比很高,请问学校是如何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让他们善教书、有个性、干劲足,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黄玲:我们提出了“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的管理策略。

“学校平台化”的意义在于,给师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成长空间,为师生提供做事、成事的机会和帮助。“教师创客化”的提出源于对人的尊重,对人自主性的唤醒。“创客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将教师推到发展的前台,以期形成人人有招、人人皆能的团队。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以团队建设和项目制为抓手,推动“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

首先是重视团队建设。学校的团队建设以年级组共同体、学科组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项目共同体等为主要形式,团队建设逐渐促使学校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教师文化。短短五年多时间,仅“教师赛课”一个类别,全校就有教师13人次获全国一等奖。

其次是推行项目制。在我校,教师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申请项目,学校则从政策、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其做事、成长。项目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着自我,并且不断超越自我。

这样的个体,是鲜活的;这样的生命,是舒展的;这样的教育,是生动的。

让孩子们自在生长的多彩课堂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自在生长课程

【校长观点:课程如根,“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与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做伴。”(屠岸《树人哲学》)因此,学校的课程理念便是——自在生长课程,积蓄生长的力量。】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课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载体。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的“自在生长课程”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黄玲:课程建设中,学校重视人的“多元发展”“充分发展”“个性发展”。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的思路,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效性、整体性,最大化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的多彩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育人目标,将课程划分为“文化修养”“社会适应”“自主意识”三大领域。为满足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需求,将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必修课程按课程性质分为“基础型课程”“限定拓展型课程”与“主题课程”三大类;选修课有学校提供的可选择性教育资源——“创客实验室”、小课题课程等,家长提供的可选择性教育资源——“家长课程”(如财商课程、烘焙课程等),各社会团体提供的可选择性教育资源——“社会资源课程”(如馆校共建课程、警校共建课程等)。

黄玲校长接受访谈 李卓君 摄

《校长思想说》采访组:最后,请结合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贯彻和落实,谈谈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与规划。

黄玲:接下来,学校将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扎根“森林文化”,通过“森林教育”立德树人,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狠“下功夫”。抓住机遇、超前规划,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校长小档案

黄玲,女,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校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全国“课改优秀校长”,全国学习科学先进个人,全国生命教育先进个人,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参加全国、市、区级赛课多次获一等奖。撰写十余篇论文获全国、市级一等奖,并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师资建设》等刊物。提出了打造以“生命、生长、生态”为核心的学校“森林文化”,着力实践以“发现潜力、呵护个性、尊重差异、激扬生命”的“森林教育”。

文/李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