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聚南岸 让生活成风景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8-11-15 06:30

自然造化、人工巧建、文化沉淀,共同塑造了重庆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山城、江城、不夜城,让此次来渝的全球旅行商纷纷为之点赞。

而大会举办地南岸,两江交汇、山水一体,山之具像、水之灵韵、城之立体、景之映现,更是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品读南岸之美,把它写进我的故事里。”美国作家Boots说。

事实上,像Boots一样的“南岸粉”并不是少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岸区接待游客273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30.7%,旅游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

“旅游+”激发城市崭新活力

乐山、亲水、玩城、游岛。

从南山,到南滨路;从大都市,到阡陌田园;从山野丛林,到江河湖泊……南岸拥有山水城岛的良好旅游资源。在这里,可谓全域皆景,浓缩了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精髓。

“实现‘南岸起风景’,是市委市政府对南岸区的殷切期盼。”南岸区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南岸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牵引,全力推进了旅游业从封闭的自循环向“旅游+”迈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该区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打造文化南滨的步伐,推进故宫学院(重庆)、华策影视拍摄基地、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国际马戏城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并聚焦弹子石文化新地标的打造,推动高端要素集聚,优化区域业态,提升文化品位。

积极开发南山的抗战遗址游、宗教文化游等文化旅游线路。在全市率先建成公共文化物联网服务项目,创新打造“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全民阅读项目,建成100个“南书房”自助书吧,实现24小时图书馆的全覆盖。成功建设全市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剧院施光南大剧院,以303话剧社为核心的小剧场院落、重庆国际马戏城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运营。

据不完全统计,该区近几年每年举办的各类文旅融合活动达到1000余场次,受众超过400余万人次,比如今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期间,累计接待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287.2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65亿元,重庆体博会、特色民俗文化展演等多项子活动人气高涨,不仅有效促进文商旅体联动发展,更是成为重庆对外宣传的一大名片。

强化文商旅产业联动,做大做响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南滨国际啤酒音乐节、江南新城高尔夫中国巡回赛等知名品牌赛事及活动。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用、合作共赢原则,策划集休闲、观景、看马拉松、购物、美食、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南岸“一日游”、“二日游”旅游产品,集体造势、矩阵发声、联动营销。其中,今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期间,该区就累计接待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287.2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65亿元。

“三生三宜”品质城市颜值更佳

“全域旅游与‘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建设本质上是一回事,抓好品质城市建设,是推进全域旅游的基础性工程,关键在于产城景融合,核心就是三生空间的布局和三宜城市的品质。”南岸区相关负责人称。

该区在坚持全域旅游发展道路上,还为全域旅游注入了新内涵——让生活成为风景,让风景成为生活,建设“三生三宜”品质城市。

“三生”是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三宜”是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环境。建设“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就是要发挥南岸依山伴水、山水一体、城林交融的生态优势,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把绿水青山留给市民,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构图先“望山”,充分利用好南山、明月山、广福山拱卫绵延的资源禀赋,让城市肌理更加立体,实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开门见山。延展要“理水”,理清水系、涵养水源、亲近水体,利用好水岸线,以水润城。审美当“留白”,留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注重建筑群落的优化布局,严控开发强度和居住密度,更多地布局广场、公园等公共游憩空间。空间要“融合”,推动产城景相互交融,让城市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城市充满风景。风格应“宜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把绿水青山留给市民,让城市更加亲切宜人。

今年以来,该区在建设“三生三宜”品质城市中,采取大城众管、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实施了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智能化、服务优化“六化”工程,重点启动治脏、治乱、治差、治丑“四治”行动,全区累计清表4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234万平方米,取缔非法餐饮船舶12艘,整治违法建筑17.64万平方米,整治市容环境问题1.59万个,让“近者悦、远者来”,进而实现旅游业加速跑。

“五道风景”做靓差异之美

游客的喜好在变,市场需求在变,如何才能打造持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呢?

在南岸区看来,旅游的魅力是差异产生吸引力,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出特色,树立“力争第一,更重唯一”的思想。

该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一江一山一岛一湾”做靓“五道风景”的发展蓝图:

建设“长江风景眼”。推动广阳岛、广阳湾旅游产业发展,以“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为定位,让重庆放眼世界,让世界看见重庆。

提升“南滨风景线”。突出“国际化”,全面优化南滨路区域规划,成为“看见重庆”的最佳窗口。加快南滨路城市设计和景观提升,推进“两江四岸”消落带整治,正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进九曲花街、故宫南迁博物馆、国瑞广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打造“南山风景台”。以“自在南山”为定位,突出生态化、景区化、特色化,着力将南山打造成为生态名山、文化名山,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坚持大保护、微利用,确保南山开发建设只减不增。采取鼓励生态移民等方式,有序推进拆除迁建,完善环保、泄洪、消防等基础设施,修复还原生态空间。构建立体化、大循环、多点支撑的交通体系,着力缓解交通瓶颈。

振兴“巴渝风景乡”。扎实推进该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始终聚焦生态振兴,建设一批亲子型农事体验、观光采摘型休闲园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将全域旅游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惠民富民工程紧密结合,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长生桥、迎龙、广阳、峡口四镇的自然生态和田园风光、乡村风情,加快推进影视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落地。

崛起“江南风景城”。全面优化城市形象,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智能化、服务优化“六化工程”。重点启动治脏、治乱、治差、治丑“四治行动”,创新实施“街长、路长、院长、楼长、小区长”的“五长制”,持续推动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高品质推进江南新城建设,抓住重庆东站落地机遇,规划打造高铁旅游示范区。

“我们的目标是,着力把南岸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先行区’。到2022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3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南岸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王彩艳 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