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9大板块37项任务加速城市“生长”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
2018-11-13 06:00
听新闻

相关新闻:原创图解丨未来我们的城市长啥样? 一图看懂《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11月13日6时讯(记者 董进)《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于近期印发实施。这份行动计划究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未来的重庆如何实现“颜值”“品质”双提升,又向老百姓释放出哪些红利?记者为你一一详细梳理九大板块37项任务是如何加速城市“生长”的。

城市规划:编制实施新总体规 划构筑“三大”网络城市群

《行动计划》指出,重庆新总体规划要突出生态、人文、智慧、开放的时代主题,在主城以广阳岛集中展示生态文明,以渝中半岛集中展示历史人文,以礼嘉半岛集中展示智能创新,在中欧班列(重庆)起点站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展示中心集中展示内陆开放,依托大学城谋划重庆科学城引领科技创新,以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工作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行动计划》指出,要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和城乡空间布局,构筑重庆大都市区网络城市群、三峡库区网络城镇群、武陵山区网络城镇群,共同形成重庆市网络城市群总体格局。其中,大都市区网络城市群要强化与广安、遂宁、内江、泸州、遵义等周边城市的密切联系,加速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发展。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区域走廊建设串珠式的三峡库区网络城市群和武陵山区网络城市群,增强内生动力,强化与达州、恩施、湘西、黔北地区的协作。

城市建设:体现直辖市水平 打造城市代表性“名片”

《行动计划》指出,按照“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提升重庆城市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突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完善标准导则体系,体现直辖市水平。

如何提升、怎么体现?《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答案:重要通道、管网等应按远景需求确定标准等级,一次性实施到位或者预控到位;加强机场、高铁站、大型桥梁、隧道、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建设内容、范围、标准、时序;以主体工程为龙头,协调推进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同步竣工并投入运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此外在提升城市和建筑艺术品质的同时,还将强化对建筑各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打造城市代表性“名片”,并进一步提升屋顶设计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建筑美学的契合度。

城市管理: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开展添园增绿等行动

针对近年来市民反映比较集中的一系列城市管理突出问题,《行动计划》指出,主城各区将联动开展交通秩序、违法建筑等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城市管理领域影响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的突出问题,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全覆盖。

到2022年,主城区市政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等等。全面完成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新增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存量违法建筑逐步消除。

另一方面推进大城细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置利用,深化“厕所革命”,将高水平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开展城市增花添彩、增绿添园等行动,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城市交通:高铁1小时到达成都 2022年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

我市将加快推进成渝中线、兰渝、渝西、渝湘、渝昆等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待形成“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后,实现1小时到达成都,3小时到达西安、武汉、长沙,6小时到达北京、上海、广州,到2022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根据《行动计划》,预计到2022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全面完成县县通高速目标。届时,主城区与渝东北、渝东南片区之间有2条高速公路连通;渝东北、渝东南片区之间有2条高速公路连通;渝西地区各相邻区之间实现高速公路1小时内直达。

轨道建设方面预计到2022年,全市运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里程规模将实现“850+”,其中运营里程达到521公里,在建规模达到11条、共372公里以上。

到2020年,我市规划建设公交优先道210公里,并结合优先道运行情况逐年增加优先道里程,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200条以上,主城区建成区将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基础设施:2020年建成水库124座 主城基本建成无燃煤区

预计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水库124座,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供水水源保障体系;进一步打通海路、陆路信息交换大通道,提升区间信息流动集疏功能和信息集散处理功能,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通信信息枢纽。

此外,我市将建成“光网重庆”,光纤到户端口数达到1800万个。同时,构建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实现4G网络深度覆盖,基本建成全市移动物联网。在开展5G试点应用中,建设5G基站1000个。

同时我市将强化与周边互联互通的能源战略通道,优化城乡能源配送网络。构建“两横三纵”输变电主网,建设“四环二射”天然气市域输气干网,大力实施电力消费替代,优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主城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

根据《行动计划》,我市还将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开展“两江四岸”整治提升 着力打造城市“清水绿岸”

《行动计划》指出,要按照国际一流滨水岸线标准,通过优化“两江四岸”城市功能、修复“两江四岸”生态系统、丰富“两江四岸”公共空间、提升“两江四岸”滨江颜值、着力展现最美“桥都”风采,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治提升,将“两江四岸”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人文荟萃风貌带、便捷共享游憩带”。

全面提升城市夜景灯饰艺术效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灯光模式,整体营造山水人文交融、美轮美奂的山城夜景。

在整治“两江”基础上,全面推进主城区次级河流全流域治理,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整治黑臭水体,高水平建设海绵城市,高标准打造城市清水系统和生态绿岸。到2020年,建成7条约160公里“清水绿岸”,约166平方公里次级河流流域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主城区基本消除水体黑臭现象。

人文气息:提升城市人文内涵 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

《行动计划》中提到,要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高到“共抓大保护”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坚持保护优先,城市规划建设要有历史的站位,以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为出发点,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植入景区景点,促进产城景有机融合,提升城市人文内涵。 把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和歌乐山烈士陵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提升。有序推进完成十八梯、湖广会馆及东水门、龙门浩、金刚碑等一批传统风貌区保护修缮工作。开展传统街巷等重庆特色城市空间的研究与保护。

《行动计划》还指出,山城步道,在老城区中利用梯坎、坡道、街巷,串联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等历史人文资源,成为精彩的城市体验路线。预计到2022年,渝中区全面完成9条共20公里山城步道建设,主城各区山城步道串联成网。

公共服务:步行10分钟即可享受公共服务 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

在着力完善街道和社区服务功能方面,我市将加快建设多层级、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让老百姓步行20分钟内即可以享受到街道层面公共服务;步行10分钟内即可享受到社区层面公共服务。

同时,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建成一批百姓身边的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市民居住、就业、上学、就医、健身、休闲、游憩等日常活动可就近完成。

根据《行动计划》,2018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示范工作,202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针对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大力实施2018—2020年棚改攻坚计划,高质量完成17.3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力争到2020年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有效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科技创新:打造众创空间和西部“智能谷” 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我市将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并以科学城为智核,以发展智能产业为主导,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联动两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重庆创新版图,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同时,着力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加快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

在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服务方面,我市将建设市区(县)两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国际社区,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国内外精英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