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道德模范】李德均:两年恩情 一生回报
人人长寿客户端 08-20 10:24 浏览量  

8月15日上午,天气相当闷热。葛兰镇白云村白云山下,李德均正在打扫院坝。“等会乡亲们就要来歇凉了,我要赶快把夏枯草泡好,清热消暑。”


李德均的院坝有围廊、园林、假山、座椅。而与花园般的院坝相比,正屋和卧室要显得简陋许多。"乡亲们都是来我这院坝耍,我要把‘最好的’给他们。"李德均说。


年近7旬的李德均,放弃了重庆主城的舒适生活,回到年轻时只呆过两年的山乡,一呆就是10年。

插队两年 收获最淳朴的感情


李德均是沙坪坝小龙坎的人,1969年,插队落户到白云村。她清楚地记得:当年18岁的她,淋着小雨,走在村里泥泞的小路上,在队长的带领下,两脚一深一浅地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来到金砖湾。


随后队长把她领到了村民黄万寿家里,并在此落户。还没进家门,李德均就懵了,眼前是一间泥墙茅草屋。茅草屋连窗户都没有,门缝都是用牛粪敷的,里面阴暗潮湿散发出一股霉臭味。那一晚,李德均流泪到天亮。


“不仅住宿条件差,粮食更是短缺。黄大叔家有6个孩子,一家人每天最多只能吃两顿饭。”李德均和黄大叔家每天吃的不一样。黄大叔每天给李德均准备的是铁罐子烧的白米饭,每到吃饭时,6个孩子都眼巴巴望着李德均的铁罐子。


当时的粮食是按人头分的,一个人一年只有300斤粮食,大米是“最好的”,其次是玉米和红薯,8斤玉米和红薯才相当于1斤大米。黄大叔一家怕苦了城里来的小姑娘,宁可带着家人吃包谷羹,也不愿意亏待这位城里人。


几天后,李德均再也吃不下白米饭,她强烈要求和黄大叔一家吃一样的饭菜。来自村民的最淳朴的感情,渐渐融化了李德均初来时的孤独、凄凉。


“两年的时间里,除了黄大叔一家,周围的村民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张淑兰教过我烧火做饭,还专门做了一个筒子送给我吹火用。李淑清经常隔三差五的给我送茄子、西红柿。黄本中帮我担水……”明明已经是“陈年往事”,可李德均却仿佛说着昨日之事,眼里泪花闪烁。


就一呆就是两年,而李德均也由一个城市知识女青年,变成了葛兰白云村的村民。

离开乡村 剪不断乡情


1971年,李德均回到了长寿鞋厂工作。“我提着行李到大队部告别,才到村口就看见黑压压的人群,乡亲们来送我了。”往事一幕幕重现眼前,说起感动的场景,李德均不禁提高了声线。也从那之后,李德均每年都会回到白云村好几次,专程给乡亲们带一些肥皂、煤油等农村急缺的生活用品。


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变化,砖瓦房、小院子、水泥道路都修建了起来,李德均很欣慰。但更让李德均感到温暖的是,每次回乡,村民们都像迎接回家的女儿一样热情,每次走时,为她准备一大包蔬菜粮食。


1995年,李德均退休后回到了主城,照顾年迈的父亲。一直到2007年,村里的一个消息,让李德均萌生了回乡的想法。


“村里有人带话说,黄大叔身患重病,儿女都在外打工,照顾不过来。”得知消息后,李德均立马回到白云村照顾黄大叔,直到病情缓解才离开。


回城后的李德均却没有放下心来,满脑子都是当年插队的情形。李德均琢磨着,现在乡村不同以往,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好多以前熟悉的叔叔婶婶都老了,有的已经卧床不起,“他们需要照顾。”李德均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回到农村。


在征求父亲的同意后,李德均把父亲接到了白云村,她再次回到了割舍不下的第二故乡。


回到农村 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乡亲


回乡后,李德均第一件事就是整理院坝。“房子能住就行,把院坝打整漂亮一点,让村民多来坐一坐,聊聊天。”李德均开始着手在院坝修建了水池、石桌石凳、还种下了花卉植物,把院坝打造成了村里的“花园”。


现在,每天早上天一亮,李德均就扛起锄头,到需要帮助的村民家的菜地里帮忙松土、除草、施肥。下午孩子们放学回来,李德均就把他们聚集在院坝,督促他们按时写作业。


一有空,李德均就上门照顾村里的老人。村民周耿瘫痪在床有三年多,生活不能自理,李德均主动照顾起老人,端屎端尿的照顾得无微不至。2014年,老人死在了李德均的怀里,临走时,身上没有发现一颗褥疮。


因为在皮鞋厂上过班,李德均还练就了一手缝纫手艺,哪家的衣服破了她免费帮着补。李德均还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买了一些日常药品,村民有个头痛脑热,李德均都能药到病除。


李德均助人为乐也感染了白云村的其他人。


“前些天割谷子,整个湾子里的人都到田地里帮忙,种得少的帮种得多的收割,割完了还帮着担回家。有时候有村民的鸡鸭鹅晚上走丢了,在湾子里喊一声,所有人都会出门上山帮着找。”村民周德群说,现在大家都在向李姐学习,大家你帮我我帮你,村民间更亲近和睦了。


“我很幸运,余生能成为白云村人。这里有我值得用一生去感恩的亲人。”李德均感叹,白云村是自己的家,村民都是自己的亲人。记者 袁准 胡兴 黄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