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玉米被偷,有人可能毕不了业,看完这些被偷走的科研成果,心凉凉的……
重庆客户端
2018-07-10 15:41
听新闻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发帖称,学校在浏阳实习基地种的玉米、棉花等科研成果被当地村民偷盗。

据报道,此事源自一则群消息。有人发消息称“一大堆人在田里偷玉米,保安赶紧联系老师,去田里。”

7月8日上午,有媒体联系上了爆料网友小汤。小汤介绍,自己与同学在浏阳一种植基地实习,基地中种了不少玉米。

据了解,该实验基地是他们学校位于浏阳的基地,师生们耕种了许多作物。这些年偷盗事件时有发生,但都没有这次严重,“这次是骑着摩托车、三轮车来,一麻袋一麻袋地偷。”

为了防止被偷盗,学校在基地周围栽种“防护行”,安排学生巡防并且安装了摄像头。但这个月恰逢学校考试,学生没有时间到基地巡护,而早先安装的摄像头也没了踪影。

据了解,事发当天,学校已报警,并拦下一位老人咨询相关情况。科研玉米被偷,后果很严重……

有学生在采访视频中表示,他们班级正在参加科研竞赛的实验,玉米被偷相当于“整个班级的实验就没有了”,无法再做数据测量,“摘了更没法用”↓↓↓

该同学还透露,其指导老师曾说:“这个东西(玉米)是原种,如果真的拿到市场去卖,可能要上千万。”

也有同学在相关消息下面留言,证实这一说法:

除了经济损失,这个实验里面还夹杂着一位同学的毕业设计,如今玉米被摘,该学生毕业或成问题。

据报道,带队老师表示,涉及到毕业设计的样本虽然没有被拿光,但是实验数据已不完整,至于会不会影响其正常毕业,还需该生与自己的导师进行进一步沟通。

7月8日下午,该高校相关负责联系了当地政府,将协助师生进行相关处理。


这种事不止发生过一次,网友又气又无奈……


不仅仅是玉米,湖南农业大学的油菜花入选了“湖南十大校花”,该校的耘园油菜花田作为长沙网红花田,吸引了不少游客去拍照、赏花。

除了观赏作用外,油菜花还肩负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做科研。

而就在今年二月,官博@湖南农业大学 发表通告称:耘园基地从3月3日起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车辆(含共享单车)不得擅自进入。

据红网3月6日报道:封园前,游客在科研田搞野炊。

更有甚者摘掉了油菜花保护套拍照,拽走了研究用的彩色花生。校方表示:“耘园”油菜花田是实验教学基地,封园是为保证科研教学工作安全进行。

网友看完真是又气又无奈:

但有网友质疑,既然是实验田,学校应该加强保护才是:

也有人主张起诉,索赔:

当地政府回应:涉事4人已被依法询问

7月9日,浏阳沿溪镇人民政府回应:被村民损毁的试验田约占全部玉米试验田的30%,涉事4人系基地附近60-80岁妇女,已被依法询问。目前已归还玉米棒近百个,未发现被盗玉米流入市场。

学校方也表示,此事后会进一步加强基地的管理。下半年学校还会在基地周围安装防护,加装监控,并且也会加快品种保护权申请,以期用法律手段维护知识产权。

近年来,这类偷盗科研成果的事时有发生,常令科研人员欲哭无泪,欲求无门。

1、高校"科研鸡"2次被盗

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2016年11月引进120只石棉草科鸡养殖。没想到这批鸡前后两次被同一人偷盗,拿到附近乡镇赶场时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掉。事实上,这些鸡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个价格。这批鸡被精心培养,从不吃饲料,以成年鸡10斤计算,一只鸡市价达到500元。除了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科研影响。这是基地打造的原生态环境里不可或缺的一环,鸡的数量是此前根据密度专门科学计算过的,现在少了一些,只能重新投放。

2、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树苗被偷

2016年3月22日,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蒋同学读植物学专业,他为写毕业论文培育了4棵实验树苗,前后花费4年时间。树苗本放在实验室,因为实验室生长环境不好猜移栽到学校的花圃,没想到还是被人盯上了。好好的树苗被人偷走了2棵。无奈之下,蒋同学在仅剩的2棵树苗旁做了一块告示牌,跪求“借苗者”告知树苗的位置,哪怕让他采个样就好,因为“两棵样本太少,重新种植也需要时间。”

告示牌挂出后始终没有人“归还”小树苗,最终他不仅要改变论文方向,还要想办法保住剩下的两棵小树苗。但这势必会影响毕业进度。

3、江苏农科所种了6年的科研芋头被偷

2016年,江苏泰州一农科所的研究人员打算对20亩种植历时6年的芋头进行采集收获时,却发现芋头被人偷采,劝阻无效只能报警,民警几番劝阻,村民才罢手。实验无法进行,整个科研项目也因此泡汤。研究员痛苦地说:“损失也许成百乃至上千万,无法衡量。”村民偷拿科研农作物并非首次,大蒜和丝瓜都被偷过。然而尽管损失巨大不可挽回,但被盗的芋头却只能按市场价格计算,未达到犯罪数额标准,无法立案。

《检察日报》刊文分析科研成果屡遭“毒手”的原因:

首先,科研团队的安全意识欠缺。有的科研团队没有对科研园采取有效的保护,使得科研园的农作物就暴露在公众眼皮底下,群众进出自由。

其次,科研团队对科研活动宣传不够,群众不了解科研团队所从事的事业,不知道偷盗科研农作物的严重危害和后果,也不知道科研数据的严密性、重要性,简单地认为偷一点不影响科研,因而在这种无意识状况下任性而为。

第三,保护科研的立法缺位。偷盗科研成果的违法成本近乎为零,没有任何防护网的科研农作物自然容易被人盯上。

一袋玉米、一棵树苗、几个芋头……偷盗的人一心想着贪点小便宜,却不曾想,这些东西看似司空见惯,却凝聚了科研人员几年甚至十数年的心血,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像少了几颗玉米、芋头被人做成菜那样简单,学生因此可能无法毕业,多年的科研项目可能就此终止,价值上千万的科研成果可能因此付诸东流……

无论是科研玉米还是普通玉米,不是自己的,还是不要觊觎为好,切莫贪心失道义。

文字:重庆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