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重庆筑牢生态屏障 “鸟中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常来“拜访”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
2018-05-13 18:16
听新闻

华龙网记者王玮讲述《汉丰湖畔观鸟人》。 记者 刘嵩 摄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5月13日17时30分讯(记者 周晓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全球仅存500只左右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随着重庆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前来“拜访”。今(13)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 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重庆雾都宾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华龙网记者王玮通过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讲述了汉丰湖畔观鸟人的故事。

  带头种水生动植物 村民走上致富路

  “绿水青山,碧波荡漾,水鸟在其中嬉戏,好一副清美的画卷!”大屏幕闪过一张张照片,一个人影出现在青山绿水间。“图片中的人和图片拍摄者就是黄亚洲,安徽亳州人,因为爱情,他研究生毕业来到重庆开州,现任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介绍道。

  刚到岗时,黄亚洲发现开州名片汉丰湖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较差,不太适合水生动植物生长。这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植物学专业的他暗下决心利用专业所长做些什么。

  三峡库区蓄水后,附近村民在消落带使用农药、化肥种植农作物,这就会对长江水质造成次生污染。针对这些问题,黄亚洲和同事们几番论证,鼓励村民种植水生经济作物,不仅消除污染,还让村民收入成倍增长。

  因为没有先例,收成也不确定,黄亚洲和同事们只能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们有些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勉强同意。可是,头一天加班加点种下的200多亩树苗,第二天就有1/4被拔了。黄亚洲来不及委屈,他得赶紧抢救移栽树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处考察、反复试验,先后为村民选出二十多种水生经济植物,年收入可达3000元/亩,比原来多了好几倍。小伙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开启“孤独的事业” 发现“鸟中大熊猫”

  就这样,几年下来,汉丰湖的环境变好了,水鸟、野鸭多了起来,但大多都不认识。可黄亚洲觉得这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活指标,必须有人懂,于是他决定自学,利用闲暇时间查阅资料、啃食专业书籍,还要带上30多斤的拍摄装备,每三天一次外出观测,独自一个人日出前出发,天黑后回家,有时候一天就拍几千张照片。

  2015年夏天,黄亚洲一个人去观鸟,因为要去湿地深处,他穿了一套迷彩服,40度的高温,加上厚实的衣服,让他汗流浃背。趴在草丛中几个小时,注视着湖中央,突然视野中出现一群水鸟,他操起望远镜迅速锁定,发现是一群斑嘴鸭。冬候鸟怎么在这个季节出现呢?他逐个打量着,发现鸟群中有几只幼鸟,通过长焦镜头拍摄,他确定这是斑嘴鸭幼鸟。

  黄亚洲猛按快门,他兴奋地从草丛中跳了起来,谁料旁边一条青蛇正朝他窜过来,吓得他连人带相机都掉进了水里,但他依然乐呵呵地高高举起相机。候鸟变“留鸟”说明湿地生态环境治理见效了。

  观鸟的日子里,黄亚洲和他的团队在汉丰湖上发现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今年初,更是发现了全球仅存500只左右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多年的坚持,黄亚洲不仅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这次采访,60余位网络媒体记者还会前往探个究竟。黄亚洲坚定地说过这样一句话,观鸟这件事一辈子都不会停,看着成群的水鸟,和谐唯美的山河,他说这就是他的幸福!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批又一批黄亚洲,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执着和坚持,长江母亲河,长江经济带一定会更加美丽、富足!”王玮掷地有声地一番话,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