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城”精准匹配就业供需 “渝创渝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重庆日报
2018-05-12 06:46
听新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就业创业工作榜上有名,因“对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任务完成较好”获得督查激励。

构建“行政+市场”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到底我市哪些方面的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国务院表扬?5月10日,市就业局局长李为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23万人,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3.4%,全市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首先,我们构建了‘行政+市场’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李为民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将促进就业创业纳入对区县党政“一把手”的实绩考核,制定出台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结合本市重点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中国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发挥人力资源、培训、家服、创业“四联盟”及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小微贷款担保公司、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渝家人家政服务公司“四平台”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协同配合、各有侧重的就业服务新格局。

“就在山城”精准对接岗位供需

在就业方面,与实施的“就在山城”就业促进计划密不可分。比如:实施就业创业富农工程,开展“百企进村”“培训下乡”等专项行动,精准施策,累计帮助18.9万农村贫困人员就业;狠抓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和支持返乡创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服务”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万个,保障困难群体就业,真正让就业者“就”在山城。

除了实施重点就业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人力社保局还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让就业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基于此,就业找工作也进入了精准匹配大数据时代。近日,在南岸区城南家园公租房小区开展的一场2018年就业援助月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上,为促进就业,相关部门运用大数据,对市、区、镇街的岗位进行共享,按照市民需求,将岗位“推送”到求职者面前。

这只是全市就业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据市就业局介绍,今年启动实施的“就在山城”就业促进计划,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将贯穿全年,1-2月服务工作重点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3-4月是春风行动,4-5月是民营企业招聘,6-8月则是毕业生招聘系列活动。

目前,已建立涵盖全市2106万劳动力资源信息和3000家企业用工信息的两个大数据库,通过“蓝金领”求职平台,实现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实时无缝对接。

据市就业局透露,未来两年,我市还将通过搭建“重庆智慧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市内外求职者、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线上线下招聘求职、培训、创业及办事等服务,为管理机构提供业务经办与数据监控、档案一体化、智能分析预警等服务。

“渝创渝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创业方面,打造的“渝创渝新”创业品牌,实施“政策助创、雏鹰培育、金融助力、服务助航、会员联动、文化厚植”六大专项行动,通过汇聚创业项目、人才、平台和资本,优化创业生态,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优质创业服务。

今年1月举办的首届“渝创渝新”颁奖盛典上,亿万资本澎湃涌入、项目路演让人脑洞大开,资本与创意的交锋,创新与创业的碰撞,“撩动”了不少现场投资大佬。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具体而言,通过“渝创渝新”平台可达到各方获益的实效性——创业者集聚更多资源,解决更多问题;各大创业孵化平台定位更清晰,服务更多元;投资机构选择更丰富、效益更显著;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人才服务的过程中,渠道更畅通,对接更高效。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深化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公众创业服务、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比如以开展创业活动为抓手,提供要素对接平台,承办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举办首届“渝创渝新”创业生态峰会等,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就业创业双管齐下,不断推动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搭建了“一基地三园区”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估奖补,培育市级创业载体93个。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9万户,同比增长9.6%,带动就业近120万人。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就业创业新政策,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留在重庆,这些政策包括住房保障、户籍落地、创业融资等方面。

个案聚焦>>>

他们,借助就业创业政策圆了梦

开展创业培训为创业者“引路”,开展技能培训让求职者拥有一技之长,打造“渝创渝新”创业品牌……我市的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和举措,让不同群体受益。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到了几位这样的受益人。

参加技能培训让她有了一技之长

家住合川区的侯卉曾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成为一名月嫂之前,一直在家相夫教子。看着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不甘平凡的她也希望有自己的事业。

但那时的她没学历,没专业技能,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很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她参加月嫂技能培训。经过反复考虑,她瞒着丈夫报名参加了合川区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川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月嫂培训班”。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侯卉逐渐对人体的经络、穴位、婴儿护理、孕妇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来又通过考试顺利拿到了“月嫂专项资格证”。

此后,她如愿成为一名月嫂。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一个个宝宝快乐成长,她内心也充满成就感。

“这都得感谢政府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班,让我拥有了一技之长,轻轻松松实现了就业。”侯卉说。

创业培训指导助他增收致富

杨圣春是巫山县一名返乡创业的农民,回到家乡后开始种植党参等中药材。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道难题:种植技术落后、项目单一、没有品牌和包装;流转土地资金投入大、缺少运营资金、种植规模小;种植基地交通不便,没通公路。

怎么办?在一筹莫展时,他参加了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讲师给出建议:增加盈利模式,种植党参苗、养殖“党参山羊”和“党参土鸡”等;提供种子、技术,发动周边农民一起来种植;修建通往种植基地的便道,积极申请政府项目扶持资金。

不仅如此,创业培训讲师还对杨圣春的项目进行了长期跟踪,邀请农业和销售专家给予专业指导,并帮他通过政府平台入驻巫山农产品特色馆。

如今,杨圣春已是远近闻名的党参种植大户。

创业创新大赛助推品牌发展

去年10月,由市人社局主办的首届“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综合服务类赛事举行。“奇丑的猴子”咖啡最终突出重围,斩获二等奖。除了成绩亮眼,这一项目也以其张扬的个性,成为比赛中一大亮点。

作为重庆本地咖啡品牌,“奇丑的猴子”一出道便走红。创业者打破传统,将咖啡店打造成文创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咖啡不再是咖啡,而是具有当代艺术气质的原创咖啡品牌。

大赛评委称,“奇丑的猴子”咖啡已完全具备成熟的品牌输出能力。

“‘活’了4年,只是代表我们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参加比赛,则让我们在学习、展示中,再次进行自我梳理,坚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通过“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奇丑的猴子”咖啡也确实“长了脸”,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如今,“奇丑的猴子”咖啡已将目光瞄准外地,今年计划在其他城市落地3家门店。这意味着,又一本土品牌即将走出重庆。

记者 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