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巴渝·新时代重庆人】八旬老党员十余年义务护路
重庆日报
2018-04-17 06:31
听新闻

熊继材在管护通村公路中尚未硬化的路段。记者 王翔 摄

  4月12日上午,巴南区接龙镇碑垭村。大病初愈的八旬村民熊继材,又扛着锄头、铁锹出门了,义务为大家管护通村公路。

  不少村民劝老人回去休息,他却不肯:“我老了,做不成什么大事,但还能为大家把护路这件小事做好。”

  尝尽交通不便之苦

  由于交通不便,碑垭村早年产业发展滞后,众多村民家境贫困。

  熊继材家住半山腰上。有一次,他要将家里的肥猪抬下山去卖,花200元请来一个帮手,两人抬着肥猪,在崎岖山间小道上跋涉了3个多小时才走到集镇上。

  扣掉这200元“运输成本”和大半年养殖成本,所剩无几,这让熊继材非常沮丧。

  熊继材的3个孩子都在外务工,因为村里连公路都没通,很长时间里一直没能找到对象。

  多少年来,修通村公路,一直是包括熊继材在内所有碑垭村村民最大的期盼。

  1965年,熊继材入了党,后来又被村民选为村干部。从那时起,他就四处奔走,积极为村里争取修建通村公路的资金。

  义务护路十余年

  2005年,碑垭村的通村公路茶腊路终于修好了。虽然这只是一条没有硬化的泥石路,但通车那天,山里仍然沸腾了,熊继材更是流下了热泪。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道路没有硬化,上面只有薄薄一层片石,几场大雨下来,不少陡峭路段的片石被冲走,路面凹陷下去,别说过车了,行人走在路上都容易陷入坑里。

  熊继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担负起这条长7.6公里通村道路的义务护路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

  每年雨季,路面就会被雨水冲刷出一条条沟来。雨一停,熊继材就带着锄头和铁锹出门维修道路,经常要一筐筐从老远的地方背土去填埋,让路面重新变得平平整整。

  熊继材的工作还包括路基维护、边沟疏通,以及路面杂草的铲除。7.6公里长的道路上杂草多,从头到尾除一遍要一个多月,熊继材不以为苦,只要有时间,就一遍又一遍地挥起锄头除草。

  十多年来,熊继材修路、护路用坏了多少把锄头、铁锹,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妻子看着心疼,问他:“你一把年纪了,这么折腾图个啥?”熊继材回答:“这条路我们盼了几十年才修起来,我是党员,就得管好它,绝不能让这条路断了。”

  带动乡亲护路

  村道养护,不仅需要人手,还需要资金。2010年,家中经济条件很差的熊继材拿到第一笔老党员生活补贴后,就捐了出来,用于通村公路的养护。

  之后7年多,他一直把自己的老党员生活补贴捐出来,用于村道养护;这一义举,带动了村里不少党员和群众捐资护路。

  如今熊继材已83岁,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却仍然坚持天天义务护路。他的行为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大家共同成立了一支义务护路队。

  今年春节前后,熊继材得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其间,全靠这支护路队来护路。

  让熊继材十分高兴的是,最近大家盼望已久的道路硬化有了新进展:在去年硬化3公里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将对茶腊路剩余4.6公里全部进行硬化。

  “这下,大家出行更方便了,以后搞乡村旅游也有了希望。”熊继材说,今后,他要继续做好义务护路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