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诊所拔过牙 建议检测丙肝
广州日报
2018-04-17 06:05

    在我国,和“知名度”颇高的乙型肝炎相比,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危害都不太为人所知,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我国第四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每年中国新报告的丙肝病例都在20万例以上,集中在35岁~50岁的年龄段,累计已有约1000万丙肝感染者。由于80%的患者在感染初期都不会有任何症状,专家建议曾在小诊所拔过牙、小作坊文过眉、输过血或血液制品,以及静脉吸毒等丙肝高危人群应及早抽血检测是否感染,及时发现和治疗丙肝,保护身边健康人,也为自己日后治疗其他疾病扫清障碍。据了解,去年,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中国获批及上市,一般只需3个月至半年治疗期,病毒清除率达九成以上。

    感染初期 八成患者无症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晓红教授介绍,丙肝和乙肝一样,都是病毒性肝炎,大部分人感染丙肝后都会发展为慢性丙肝。不同的研究显示,慢性丙肝经过10~20年的进展,有10%~3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部分最后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但以上进程往往是悄然发生的。起初感染后,约有80%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张晓红说:“大部分丙肝病人都不会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只是有人会觉得疲劳、体检转氨酶轻微增高等。随着疾病缓慢进展,一旦出现明显疲劳、眼睛黄、皮肤黄、腹水时,往往已经是晚期肝硬化,治疗起来相当困难。”还有不少患者是因其他原因筛查发现自己是丙肝患者,连何时、什么途径感染都不得而知。

    高危人群应及早检测

    张晓红教授介绍,丙肝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尚未对献血源进行丙肝筛查,因此有一批丙肝患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输血而感染的。除此以外,在不正规的医疗机构、美容院接受拔牙、补牙、文身、文眉、扎耳洞等,丙肝病毒都可能通过未规范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来传播。

    张晓红解释说,我国大部分慢性乙肝都是通过母婴垂直感染的,婴幼儿时期感染了乙肝,90%都会变成慢性乙肝;而成年人感染丙肝,90%都是急性感染,而不管什么年龄感染丙肝,都有70%~80%会变成慢性。因此,成年人即使文眉、文身感染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而一旦感染丙肝,多数会成为慢性丙肝患者。

    因此提醒以下高危人群注意:1993年前输过血制品的人,在消毒不严格的场所接受美容、口腔操作的,接受血液透析或因血液病反复输血的人,吸毒人群,母亲为丙肝感染者的,丙肝感染者的配偶,建议务必抽血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测。

    有的患者认为,丙肝没有症状,感染这么多年也都过去了,不需要治疗。张晓红指出,每个丙肝患者都是一个传染源,目前丙肝并没有对应的疫苗预防,治好病是对身边健康人的有力保护。同时,治好丙肝也为以后治疗其他疾病扫清障碍。“曾经有一个83岁的患者,本身丙肝病情控制得还可以,问题是他得了淋巴瘤,接受化疗会导致丙肝病情加重,丙肝成了淋巴瘤治疗的障碍。”

    DAA药物病毒清除率超九成

    张晓红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使用普通干扰素短疗程治疗丙肝,病毒清除率只有不到10%,后来改用一周一针的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在中国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到了70%~80%。但干扰素疗程普遍需要48周,而且注射的方式也十分不便;干扰素对本身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疾病、心理疾病、严重脏器疾病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也是禁忌,所以仅适合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丙肝患者。

    经过多年的发展,丙肝药物的疗效已经大大提升,经过短期治疗可以达到治愈。去年,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中国获批及上市,一般患者只需要服药3个月到半年,清除率达到90%以上,甚至接近100%。和干扰素治疗相比,DAA药物治疗丙肝疗程更短、病毒清除率更高,而且不良反应比较轻微,适用人群更广泛。

    低保低收入患者可申请药物援助

    专家介绍,在选择DAA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能覆盖的基因型、耐药相关变异对疗效的影响和是否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尽可能选择不太受耐药变异影响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如果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同时在服用其他药物,要尽量选择不太会与其他药相互作用的DAA,以减少合并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一点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尤其重要。还有些患者肝功能失代偿,有些药不能用,就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记者了解到,2018年2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上下求索,治愈丙肝”——丙肝患者援助项目。项目旨在帮助部分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低保和低收入患者,为其提供DAA药物索磷布韦片援助,使其获得相应足疗程治疗。

    援助项目联系方式

    援助热线:010-85402392

    项目网站:http://shd.ilvzhou.com

    工作时间:9:00-12:00,13:00-17:3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晓红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