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唱小调”到国家级非遗项目 听重庆妹子讲述四川清音的传承故事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
2018-04-16 06:30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路上”②

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上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如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喜闻乐见,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本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路上”专题,我们采访到重庆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刘靓靓,为您讲述“四川清音”的故事。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4月16日6时讯(记者 吴思佳)舞台上的刘靓靓清新俏丽,嗓音清脆明亮,气质温婉优雅。而在台下,这位从艺28年的重庆妹子卸下妆容后,依然双眸灵动,皮肤白净,容颜清秀,看不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28年间,刘靓靓获得了不少头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代表性传承人,重庆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这些,都是她坚守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成绩。

从艺28年 她把四川清音唱出国门

刘靓靓从小热爱文艺表演,在学校里,一直都是班里的文艺骨干。1990年,她被推荐到重庆艺术学校(现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习曲艺。那一年,她16岁,第一次接触到四川清音。

为了让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学校老师要求他们“一专多能”,除了一专——挑一个“学得精”,还得“多能”——金钱板、车灯、四川盘子、四川竹琴等曲种也都要会。“学习这么多曲种,身体吃得消吗?”刘靓靓听到记者这么说,笑了笑,“学习过程确实充满了艰辛,手被打出血泡、起厚老茧,这都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学习琵琶的时候,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哪能全部照顾得到。有些技法都是‘傻练’出来的。但当时又太小,悟性不高,弹奏姿势不规范,以至于现在长时间伏案工作,肩颈疼痛,出现眩晕。甚至有时颈椎病发作,整晚睡不着,起床都需要人扶。”谈起受的伤,她也说的风轻云淡,没有一点抱怨。在她看来,吃了这碗饭,就要有基本的艺德和职业道德。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达五年的基础学习后,老师认为她有往四川清音有发展的潜质。1995年,刘靓靓进入重庆市曲艺团,先后跟随四川清音传承人李静明、谭伯树夫妇,肖顺瑜、邓碧霞等系统学习四川清音的表演技巧。

2013年3月22日晚,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主题文艺演出中,伴随着茶艺表演和俏花旦伴舞,刘靓靓凭借一曲《布谷鸟咕咕叫》把四川清音唱进了克里姆林宫,这是整台演出中唯一的曲艺类节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第二次出现在高规格的国际舞台上。

为何刘靓靓能够成为“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演出人员?“美丽中国导演在重庆排演节目时看了我的演出,觉得特别满意。于是找到我,希望我作为四川清音的代表到俄罗斯表演。我就选择了能够展现我们西南地区风貌,巴渝人家特点的近现代作品。”作为重庆妹子,刘靓靓希望能把地方传统文化发扬出去,甚至走出国门。

传承200年 四川清音跟随时代不断变化

四川清音有200多年历史,最早叫“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后来又被称为“清音”。解放后,重庆成立“曲艺演唱生产组”(市曲艺团前身)进行例行演出时,在偶然机会中,“四川清音”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

“那时,生产组在解放碑演出,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休憩之地,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生产组在解放碑演出,除了重庆民间老艺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人也在此表演。当时,每天都会把写有其来源地的节目演出单的木板挂在门口,比如京韵大鼓、苏州评弹等。唯独‘清音’没有写上来源地。突然有天,观众询问‘其他节目都有归属地,那清音又是哪个地方的?’当时重庆还属于四川省管辖,于是生产组在‘清音’前面加上‘四川’二字,从此,‘四川清音’正式得名。”刘靓靓为记者讲述了“四川清音”的由来。

四川清音传统演唱方式是坐唱,摆上一两张八仙桌,面对听众,主唱者坐在正面居中,琴师坐在左右两边。1952年重庆接待前苏联文化代表团演出中,邓碧霞演唱传统名曲《悲秋》时,将竹鼓放在专制的竹架上,改坐唱为站唱,首创四川清音新的表现形式,为清音艺人所效仿。后来,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代替。

1995年,市曲艺团创作的四川清音表演唱《搬上新居迎太阳》登上舞台,这是由站唱转为表演唱的代表性作品,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节目奖。“1998年,我们带着这部作品参加中国曲艺节时,由于当时整个曲艺界都没见过这种形式,有些争议是正常的。但现在看来,其实整个曲艺界都在这样做,我们表演的还是四川清音,并没有脱离本体,只是把鼓板架子放在一旁,融入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因为呈现形式新颖,观众接受度很高。”刘靓靓感慨,“我们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改革开放40年 文化冲击推动四川清音创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刘靓靓认为,这句话为今后文艺工作者明确指明了方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会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风貌的发展变化,会跟随时代脚步,有着积极向上的创新转换。如果固步自封,必然会被淹没、淘汰。”

时代在变化,四川清音也在不断变化。名称由“唱小调”到“唱琵琶”,最后正式得名为“四川清音”;演奏方式由一人独唱到一人伴奏一人唱,再到十几人的乐队伴奏;伴奏由琵琶到现在的交响乐、电子音乐等等。刘靓靓坚信,这就是四川清音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社会、人民群众的需要,在不脱离本体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创新融合的象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各种文化的冲击,让老百姓看花了眼。老百姓选择多了,不可能天天只看一样。并且四川清音属于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受语言局限,受众少是很正常的事情。”谈到清音发展最大的问题,刘靓靓并没有太多担忧,“既然四川清音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跟得上时代步伐,我们就一定会继续保护传承发扬下去。”


“不接天线就掉线,不接地气就断气。发展四川清音,就要响应时代呼声,展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我们特有的说唱技巧,吸纳各种曲种优点,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以现当代审美能接受的作品,说唱中国好故事。”在刘靓靓看来,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首要动力。

如今,“戏曲进校园” 活动正在蓬勃开展。为何选择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心放在学校、放在孩子身上?“这表示大家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至少从了解传统文化开始,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上后天爱好,我相信他们必将成为今后的传承人。”刘靓靓对此很有信心。

2016年初,刘靓靓在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开设了四川清音、四川盘子课程,定期为孩子进行专业指导,至今已经坚持了2年。“当时,他们学校有个演唱四川清音的孩子要参加比赛,想邀请专业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于是通过一些办法找到了我。学校的校长张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块非常重视,当时他就提出希望我在学校开课的请求。看到校长如此重视,作为传承人的我也非常高兴,于是我没讲任何条件,立刻答应。”刘靓靓表示,接下来还将不遗余力地推广传统文化,希望与更多的学校进行长期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