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小伙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她带着未婚夫来志愿陪护
重庆晨报
2018-04-14 07:39
听新闻

韩露和老牟。

小朱正在照顾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余华(化名)。 记者 石亨 摄

昨天,新桥医院输血科采集室里,36岁的余华(化名)躺在病床上,身体里的血液正通过外周循环缓慢流动,陪在身边的妻子小朱有些心疼地看着他。

从余华身体里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用于挽救湖南12岁孩子的生命。这是我市第7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了给余华加油鼓劲,重庆第6例捐献者韩露也带着未婚夫来了现场。

妻子说自己的男人有担当

上午10点半,一直在床边陪着余华的小朱站了起来,走到桌边,打开一瓶口服液,“时间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定时服用专门的口服药物,小朱过一会儿就会看看表,害怕错过准确的服药时间。

因为已经躺了两个小时,余华四肢有些僵硬,他只能靠着妻子臂膀的力量把头抬起来。看着丈夫喝完,小朱轻轻把丈夫的头放下,摸了摸他的头发。

“躺那么久,难受,弄完了回去踢场球活动一下!”余华向老婆“抱怨”。“不得行,还想踢球,个人好生休息!”小朱瞪了老公一眼。余华看着妻子的表情“嘿嘿”笑了,“晓得了。”

余华是璧山区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的员工。2013年10月,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余华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1月初,余华突然接到重庆骨髓分库关于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的电话。他独自到主城做了体检,结果显示“符合捐献”。

小朱说,自己和家人以前一直以为,采集造血干细胞要抽骨髓,现在看到原来和“输液差不多”,稍微放心了一点。“心疼是一方面,不过也觉得自己的男人有担当!”

她带着未婚夫来支持

“妹子,你放心,对身体真没什么影响。”看着小朱担心的眼神,专门来看望余华的韩露和她聊起了天,“你看我,都十多年了,身体照样好。”

韩露是重庆红十字会骨髓分库第6例捐献者。14年前,韩露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帮助一个陌生人找到了人生希望;14年后,也因为这个举动,她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昨天一大早,40多岁的韩露和未婚夫老牟就赶到医院,韩露和小朱聊天,老牟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老牟还记得,7个月前,朋友把韩露介绍给自己时说的一件事,“她以前捐献过造血干细胞,帮助一个血癌病人。”老牟的前妻就是患癌去世的,对于癌症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痛苦深有体会,“我就觉得,她一定很善良,要见一见。”

两人第一次见面,聊天的内容就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关。因为韩露的缘故,老牟也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陪护志愿者”。

就在上个月,一位男士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无人陪护,韩露因为上班去不了。老牟请了假,早上6点就从家里出发,公交转地铁用了两个多小时赶到医院。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确实不容易,他们都很值得敬佩。”那次陪护后,老牟更加觉得韩露善良。

最后,在大家的陪伴下,医生共从小余体内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50ml。这些混悬液当天下午搭乘飞机飞往湖南,去挽救一位12岁范可尼贫血患儿。

知识多一点

造血干细胞采集后身体两周左右恢复

新桥医院血液科专家介绍,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需要连续5天注射细胞动员剂,注射后身体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酸胀感,而采集过程一般不会有身体不良反应。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一般为100—200ml,这只占身体很小的一部分,不会对捐献者身体造成影响,一般人在2周之内就会完全恢复。本报记者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