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重庆》| 如今,我只见过冬天的故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8-03-02 22:00

朗读者:杨川 | 寻声朗读亭

假期结束,你还愿意回到北上广吗?


奇葩说里,有一期的辩题是《大城市的一张床VS小城市的一套房,你选择哪个》


背井离乡的我们,为了梦想、为了机遇,挤在大城市的一张床......


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父母给予的永远是“支持”和“理解”。


小时候,家是杂货店。


什么玩具与吃食都能在家寻到。冰箱里,藏在我不爱吃的绿菜后面被裹着好几层包装的雪糕,也能在家找到。乱扔的玩具,总能被想要的时候被父母找回来。


少不了那句叮嘱,“以后别乱扔”。


后来在时光里明白,你觉得在家顺风顺水的事情,是因为有人替你遮风挡雨。


上小学,最头疼的事情是每周一篇的作文,永远不知道写什么。后来翻看那些残存泛黄的本子,什么最难忘的一天、我最感动的事,诸如此类,写作素材永远跟家人有关。


过小的年龄,总是喜欢把情绪过大夸张,比如,“我看到母亲在校门口撑着伞等我,我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动,豆大的眼泪就夺眶而出……”


现在再看有些忍俊不禁,但事实上,那些匍匐在我们成长轨迹中可以形容为“感动”的往事,早就不动声色的降临。


这些,都是后知后觉。


再长大些,家是灯塔。


高中晚自习结束后才回家,没有父母来接的桥段,但整个小区的一面墙,家里的窗户是永远亮着的。


那段时间,正如考学是唯一方向,家也是。


偏偏嫌这灯塔太明太亮,只把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照的明晃晃,清晰可见。我想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尽管去家千里,却依然贪婪地享受着学生特权,尚有广袤的寒暑假用来吮吸家的汁液。


大学的时候,羡慕背包客说走就走的旅行,觉得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路上。但实际上,只有一种在路上让人安心,回家。


工作后,家依旧是灯塔,只是这灯塔矗立在大洋的弊端,遥遥呼应,却永远走不近。在梦里很近,在现实很远。


时间的封印也许可以凭借翻涌的回忆而解除,但空间的封印似乎要凭借火车、飞机来实现。


工作以后的假期显得残忍,我不再追求所谓远方。事实上,我也不能轻而易举的回家。


蔡崇达说,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未自成一体,我们依旧在城市里张望着,附属着。回家以后,没有什么负累与伪装,这时候,我们短暂的逃遁,父母面前,是我们真实的模样,我们无须构建任何形象。


今天是元宵节,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里,过了元宵节也就意味着,这个年算是结束了,不少人也踏上或早已踏上离乡的列车,从此开始一年的拼搏,人民日报前两天推出的一个视频《2018,为爱前行》,道出了游子离家的焦虑——


影片中说,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多希望新年的炮竹声还没鸣响

列车的下一站是家乡

如果时光能倒流

多希望每天都有厨房飘来的阵阵饭香

我穿上你给我做的新衣

做一个臭美的少年郎

但如今,我只见过冬天的家乡

一年365天

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

不过7天,168小时10080分钟

多希望能够永远守在你们身旁

但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我会带上你们的嘱托

把梦想用脚步丈量

希望有一天

换我来保护你

用我长成的坚强的臂膀。


文字来源:杨川(综合网络)

朗读者:杨川,湖南广电主持人。


这里是由重庆手机报携手寻声朗读精心打造的

全民朗读栏目——《晚安·重庆》,

用爱朗读,用心倾听!

每晚十点,和自己,和爱的人,

和这座城市,

温情的道一声:晚安,重庆!


你有故事吗?

你想为谁朗读/自创文字

通过《晚安·重庆》告诉ta吗?


即日起,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免费录制机会(点击查看录制地点):

◆将您的原创诗文/音频作品上传到2455912370@qq.com,我们期待您的故事!

◆重庆手机报移动用户回复短信“姓名+手机号+我想参与全民朗读”到10658000782301。

◆下载并打开重庆客户端,在手机报专区《晚安·重庆》栏目任一稿件下方评论区输入手机号码登陆后评论留言。


倾听更多动人的声音请点击:《晚安·重庆》


版权声明:《晚安·重庆》专栏所有音频作品,均为《晚安·重庆》栏目组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重庆手机报《晚安·重庆》专栏以及朗读者。联系邮箱:24559123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