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焦虑”该用平常心看待
武汉晚报
2018-02-14 15:30

    每到春节,舆论场中都会出现有关“过年焦虑”的话题,经久不衰。具体来说,就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往往会“不敢回家”。

    总结引发“过年焦虑”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怕被催,催婚、催生、催考公务员……怕被问:问职业、问收入、问买房……每一条都足以“扎心”。事实上,这并不是少数个体的意愿问题,而是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观念。

    虽然说“衣锦还乡”是美好的画面,但“过年焦虑”的出现,却不能用“混得不好”或者“花钱太多”一言蔽之。换句话说,这不完全是经济问题。在这种心态背后,是社会流动的加剧、个人意识的觉醒、生活方式的逐渐多元化,甚至还有以亲友家人为核心的熟人社会关系的逐步松动乃至瓦解。

    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于年俗传统、血缘关系的理解出现了变化,对生活方式的自主愿望加强,对诸如婚恋、收入之类的隐私越发看重。于是,代际间的价值冲突就不可避免。显而易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而在现实的声音中,呼唤回家过年的声音也从未停止过。毕竟从我们的传统习俗出发,在很多人看来,家人团聚无疑依然是这个时间节点中最重要的事情。与生俱来的乡情、家中的闲适和放松、父母家人的盼望,都足以构成吸引游子回家的强大动力。

    就个体而言,“是否回家过年”涉及个人观念、家庭关系等等因素,受到的是观念变化和风俗传统之间博弈的影响。而这样的博弈,正是产生“过年焦虑”的根源。毕竟只有内心摇摆不定,才更容易滋生焦虑情绪。

    风俗的演进自有其规律,但需要强调的是,人们的自主选择应该得到尊重。即使春节不回家,也不应该无端被扣上“忘本”甚至“不孝”的帽子。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变迁。如果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就不难发现,如今的年俗跟过去已经相去甚远。同时,公众对诸如“逆向过年”“旅行过年”等方式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更进一步说,“春节”真正的精神内核在于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只要把握住这样的内核,只要年轻一代能够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过年的形式如何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对于代际双方而言都有意义。

    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