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近日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摸查田间水利设施工程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工程设施管护等方面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牢牢守住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生命线。
筑牢“耕”基稳“粮”丰。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命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让14亿中国人端牢手中饭碗,让碗里盛满“优质粮”,耕地面积必须有足够保障。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筑牢“耕”基,须用好科技招。科技始终是引领创新的第一动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仅要“知”管,更要“智”管。传统的基本农田管护都是由“人工巡逻+人工作业”的模式来完成,面积小时可行,一旦连片发展后,就存在管护效率低、管护力度差等现象。远程控制无人机、无人农机、视频24小时监控、高清卫星等智能工具让管护更加便捷,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农业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在“回头看”中,要用好智能力量,唤醒田间更大的能量。
筑牢“耕”基,须从源头解决问题。耕地问题是生态问题,发生机制和影响过程是系统性的。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落实,要从源头入手,一是找准问题源头,二是从源头设计好工作机制。以此次行动来说,一方面要利用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搞清各类土地问题发生的机制,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抓好黑土地保护工程、盐碱耕地改造提升试点、酸化耕地治理,推动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一方面要抓住规划设计这个源头,因地制宜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指导各地制定细化本地区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验收制度、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严把验收关口,把握好工作时度效,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富民、得民心的工程,让更多耕地成为丰收沃土。
保障“粮”丰“民”安,筑牢“耕”基是大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为契机,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各地应在守好耕地“命根子”,筑牢大国“耕”基上寸土不让,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标本兼治,在工程质量上抓大不放小,为建设农业强国和打下坚实的“耕”基,为粮食“N连丰”赢得更多保障。
作者:金易(江北区)
审校:杨金行
责编: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