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谢德才:王家坪女人
红网
2018-03-13 10:05
听新闻

王家坪女人不一般。

这样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倘若有一天,你有机会来到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女人的身边,真正了解了她们,你就能体会到她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那里,比景美的是酒,比酒美的是人。

笔会中,我们从帐篷里陆陆续续地钻出来,准备启程欣赏另一处风景,只见当地一位漂亮的女人匆匆地走向我们,我们以为她是想搭乘便车去去哪里,哪晓得她高举一张百元大钞,操着浓浓的王家坪口音,喊道:“喂,喂,哪个丢了钱呢?这是我刚才在帐篷里清扫垃圾捡到的……”就这,王家坪女人,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深深地镶嵌在我的记忆里。

这里的女人,她们看你时,只要你敢正视她们的眼睛,就会发现那双明眸深不见底,折射着水晶般的明亮,你会不由自主地被那双眼所吸引,所迷醉,所融化。她们展现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从来不给自己脸上涂脂擦粉,但,脸蛋透着红润,嘴边泛着自然的微笑,着实令人耐看。就这,不知曾令多少的男子往这里跑,令多少的女子为之妒羡。

王家坪女人,走起路来,快步如飞;干起活来,麻利干脆。这里的女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男人外出打工,她们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毫不犹豫地挑起种稻谷、栽红薯等农活的重担。每逢插秧季节,她们光着双脚,毫不顾忌地踩在凉浸浸的水田中,弯着腰,左摇右摆,熟练地插着嫩绿的秧苗。她们插秧,不纵横拉线,但,插出来的秧苗笔直成行。这就是她们多年练就的插秧功底。秋收时节,铮亮的镰刀在她们的手中挥舞,“咔嚓咔嚓”地割着一片片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然后,似蚂蚁搬家,扛着扁担或背着背篓,一筐筐或一背背地往家运送,穿行如梭的倩影在不规则的田边的山路上点缀着。行走中,一颗颗珍珠般的汗水,汇成一条条的细流,顺着她们红润的脸颊往下滴,但,她们心里充满喜悦。瞧着她们的身影,村里的老人啧啧称赞:“不错,还是这帮女人行!”

艰苦的年代,王家坪女人自己吃着包谷碎,白米饭留给老人吃,让给孩子吃,攒给自己的男人吃。平日里,家里来了客人,她们毫不吝啬地取下炕上的腊肉,宰上家养的土鸡,给客人做上热气腾腾的火锅,有的还跑到溪沟里为客人捞虾捉鱼。可是,等到开饭的时候,她们却不上桌,就是客人再三招呼,也不肯,一直等到客人吃完以后,她们才简简单单地扒上几口剩饭剩菜。门前屋后的果子熟了,她们叫客人摘;地里花生胖了,她们叫客人刨;西瓜甜了,她们叫客人采。反正,只要有好吃的,有多少就拿多少。说起来,人们还不会相信,讨米要粮的陌生人到了这里,她们不仅不嫌弃,反而还给他们的钱,给他们吃,留他们住。讨米人临走时,不无感激地作揖:“你家积德的,一定添子发孙!”

听这里女人唱歌是一种享受。她们的歌声,赏心悦耳、自然清新,如诗如水,如温暖的春风,如流动的阳光,尽情地抚摸着田野和山林。她们唱歌,遇到溪水唱,撞到岩头唱,看到男人们更爱唱。家里来了客人,她们会在端上茶水之际,先献上一曲美丽而动听的歌。那歌词,有的不是编好的原词,而是临时发自心灵的倾吐。她们唱的是这里的山,唱的是这里的水,唱的是这里的民俗,唱的是这里的历史,唱的是这里人们最原始的心事。唱着唱着,她们还会送你一个乐,逗得你捧腹大笑。有天早晨,露水还没脱身,披着散发的柳树陪我行走溪边,当我走过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风雨桥,连走带跑地来到吊脚楼边,忽然发现几个身着土家族服装的女人围坐在一起,边笑边唱:“恋郎要恋胡子郎,胡子上面有蜜糖;去年六月打一啵,今年春上还在香……”

如果你与这里的女人结成姻缘,足以说明你的福气来临,正如人家所言“你已从糠桶里跳进米桶里。”她们会用一份温情、一份平淡、一份理解、一份宽容,让爱在点滴的相惜中永恒。在家,地不用你拖,饭不用你做,她还为你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劳作之余,她们还会携着你的手,漫步田间溪畔,依偎着你,聆听鸟鸣,观星赏月,促膝谈心……只要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拈花惹草,她们就会把这个家打扮得甜甜蜜蜜、温温馨馨。她们上无愧于老,下无愧于小。她们喜欢与人家攀比,但,攀比的内容不是财富,而是看谁家孩子有无出息。对送子女读书,她们看得比金子还贵,常会给孩子灌输“少年不读书,如同养头猪”的道理。因此,即使自家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于是,一代又一代,这里走出去的不少人当上了官,或者成就了一番事业,据说都与这里女人祖祖辈辈崇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家坪女人,真的不一般,一字以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