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财险行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同比增长13.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8-02-14 06:3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3日讯(记者 江帆)从2月6日中国保监会召开的2018年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17年财产保险监管在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推动了财产保险事业稳步前进,2017年财产保险行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41亿元,同比增长13.8%,行业提供风险保额303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2%。

同时,2017年财险行业发展还在服务大局上取得新成果。2017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21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4.1%。责任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6%,其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1.6万余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06亿元。巨灾保险出单244万笔,风险保障金额达1055亿元。保险扶贫工作探索形成了“监管引领、行业参与、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有新特点。截止2017年末,各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标,行业核心偿付能力溢额达2915亿元,综合偿付能力溢额达3610亿元。妥善化解信用保证保险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四是治理市场乱象取得新成效。开展农业保险和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保监会全年共对10家总公司、17家省级分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共处罚总公司9家次,省级分公司11家次,罚款966万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9家次。处罚公司各级高管人员37名,罚款558万元,取消总公司高管任职资格2人、省级分公司高管任职资格9人。各保监局共对279家省级分公司、1390家地市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

对于目前财险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是产品背离本源。有的产品设计偏离保险本源,片面突出产品的理财特性。有的产品违背保险原理,承保投机、赌博风险,定价没有遵循精算原理,产品结构同质化问题也很突出;经营管理激进。行业风险意识不强,没有把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导致发展偏离方向,个别公司的资金运用、资产负债匹配、流动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对整个财险行业也带来负面影响;市场竞争失序。车险市场以高费用为手段开展恶性竞争的问题尤为突出,个别公司把赔付率下降带来的改革红利异化为竞争的本钱,导致车险费用水平居高不下;经营数据失真。市场有些公司存在承保理赔数据虚假、经营费用虚假问题,有些公司存在偿付能力虚假、资本信息虚假等问题,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广大消费者利益,也导致监管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公司治理失效。有的公司决策机制缺乏制衡,内部股权斗争激烈,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董事会不了解保险业发展规律和公司经营情况,无法起到对管理层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六是合规意识淡漠。突出表现为少数公司对依法合规经营的要求根本不重视,总想打监管政策的擦边球,重视市场规模,轻视市场规范,追求私利不顾公司和公众利益,游走在违法违规边缘。七是公司内控薄弱。有的公司核心内控制度不健全,运作机制和流程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机构的有效运作机制和运作流程,导致公司经营稳定性差。八是激励机制扭曲。有的公司没有充分运用科学考核机制引导员工树立理性竞争理念,仅仅将经营费用与保费规模密切挂钩,没有将效益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造成公司盲目扩张保费规模,从而容易积累风险。

面对这些问题,保监会提出的2018年财险监管工作主要在四大方面:一是坚持以加强产品监管为切入点,切实防范风险。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产品监管制度,提高风险防控意识,丰富风险防控手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坚持以治乱象为抓手,重塑财产保险市场秩序。把治理财产保险市场乱象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继续以农业保险和商业车险为抓手,坚持从严整治、从重问责,坚持高管和机构双罚,对于影响恶劣、屡查屡犯的机构和人员综合运用罚款、停止新业务、停用产品、吊销经营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等措施实行顶格处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提升财险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商业车险改革,持续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助力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持续做好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四是坚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关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